公务员
当前位置:

行测备考:“看似简单”的类比推理

2019-08-0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全国公考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类比推理是行测判断推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题型,对于这种好像很简单的题型,很多同学非常容易掉以轻心。但是在真正做题或是模拟过程中接触到类比推理,却发现错误率忽高忽低,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展鸿教育一起探寻一下这种“看似简单”的题型。

一、盲目造句有风险

很多同学看到类比推理的题目第一反应就是用造句的方式把题干的词串联起来,但实际上能把两个词串联起来的方式非常之多,按照不同造句方式选择的答案很有可能完全不同。而且有一些词虽然能造句,但是串联起来的句子不符合语法规则或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例1】梅∶孤傲∶品质

A.火∶热情∶性格

B.月饼∶团圆∶食品

C.鸽∶和平∶象征

D.红灯∶禁行∶信息

【答案】A。解析:题干的关系为孤傲是一种品质,为种属关系。梅象征着孤傲,为象征关系。A项热情是性格的一种,火象征着热情,与题干关系一致。B项月饼象征团圆,但团圆不是一种食品,排除;C项鸽子象征和平,但和平不是象征的一种,排除;D项禁行是一种命令信息,但红灯的作用是禁止人们通行,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本题选A。

在这样的题中,以造句的方式解题我们可以说和平是一种象征,听上去好像是可以的,但是和平和象征之间并不存在种属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容易选到错误的答案。

二、常识积累是关键

类比推理实际上是一种半常识类型的题目,如果你对于常识部分的了解太少,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在考查常识的题目上栽跟头。类比推理这种题型可以说考查常识的题目占到大半,只是有的题目是在直接考查常识,有的题目在间接考查,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积累理论常识和生活常识。

【例2】序幕:尾声

A.散文:戏剧

B.方言:粤语

C.元音:辅音

D.进士:状元

【答案】A。解析:序幕指的同一件事或者剧目的开头部分,尾声指的是结尾部分,两者为全异并列的关系。A项,散文和戏剧均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且除了散文还有其他文学体裁,两者为全异并列的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项,粤语是方言的一种,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元音和辅音都是音素的一种,但是除了元音就是辅音,两者为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状元是进士当中第一名的称呼,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本题选A。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道题就从侧面考查了对于元音和辅音、进士和状元等概念的常识性知识,如果不了解两个词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选错,对于类比推理来说很多题目都暗含着这样常识性的知识点。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