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当前位置:

申论范文:勿让“点墨”染“白袍”

2019-06-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全国公考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史载,明初名将山云被朝廷委派到广西任总兵,他听说广西那时送礼受贿之风盛行,于是就问一位叫郑牢的老吏,“人们说做将帅的,不计较贪或不贪,何况广西素兴贿赂,我是否也可以贪点?”郑牢回答说,大人到广西做官犹如“一袭白袍”,千万不可入乡随俗,否则“白袍点墨”,永远都洗不净了。山云听后很受震撼和启发,此后镇守广西十载,始终清廉自律,其廉洁品行也为百姓所传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而一个党员干部是不是站在“信仰高地”上,坚守“一颗初心”,珍惜“一袭白袍”,其日常品行、情操和行为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党员的先进性,只有服膺于内心的道德律令,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自然表现出来,才能让人信服,才不会让别有用心之人有机可乘。

“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山云的故事告诫我们,一切坏习气、坏作风无不是从最初的“点墨”侵蚀开始的。“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反观现实,从腐败问题的特点来看,往往也是因为有了初次的“点墨”之染,才产生了不断扩散的“涟漪效应”,以致利令智昏、欲壑难填。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因此,能否做纤尘不染、“点墨”不沾,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一场异常严峻的考验。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党的领导干部应当强化自我约束,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细微处见精神,细微处也见品德。哪怕是一瓶酒、一条烟、一顿饭,不在小的方面“限制自己”,就会在大的方面“放纵自己”,一次守不住,终将次次守不住。因此,“点墨”虽小并非无害,“量变”到“质变”的恶性转化,毁掉的是干部的一生,损害的是党的形象。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弦歌不辍,乐调才会优美;箭在弦上,遇敌才能制胜。自警自律,就是要重小处、重细行、重微末,持之为明镜、内化为意识、升华为信条,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日日为继、久久为功,警惕“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腐蚀作用,谨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历史古训,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高洁的品行、高尚的人格,来自于点滴上的坚守、细微处的执着。“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党员干部唯有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破“底线”,才能做到权势面前不折腰、物欲面前不同流、人情面前不中弹。既“不要人夸颜色好”,也勿让“点墨”染“白袍”。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