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干部工作的核心任务是选准用好干部,选准用好的前提是把好考核关。近日,党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为组织部门做好新时代干部考核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如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让考核大锤落得准?笔者认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应用好干部考核“三面镜”,通过放大镜看透,显微镜看细,望远镜看远,不断提升选人用人精准度。
用好政治标准“显微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立身之“魂”、干事之“基”就是政治素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突出政治标准,既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高度一致,也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条例》凸显了政治标准核心,在领导班子考核中首要内容就是政治思想建设,对于领导干部德的考核也突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作为组织部门,要把坚持政治标准贯穿干部日常了解、考核和选拔任用全过程,善于用“显微镜”从细微处、近距离考察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政治表现,让“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的无处遁形,从而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好干部。
用好担当干事“放大镜”。敢啃“硬骨头”、敢蹚“地雷阵”的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敢于担当不仅是历史的传承、人民的期望,也是改革的需求,干部的责任。《条例》指出,要树立讲担当、重担当、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因此,组织部门要善于用“放大镜”多层次、多角度观察干部,着重观察干部在重点任务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创新发展、加强法治建设等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大局中的表现,突出了解干部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的能力,综合运用分类考核、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等方式,让善于担当、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干部不断涌现。
用好考用结合“望远镜”。干部考核工作,“考”是基础,“用”是关键,只有做好考用结合文章,才能有效防止“考核雷声大、用时雨点小”,有效杜绝“一刀切”“千人一面”“干多干少一个样”等现象,激发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部门要善于用好“望远镜”,立足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好考核结果的“体检”功能,实现对干部队伍全景式扫描、全方位掌握。要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对表现突出、担当干事的干部进行嘉奖和激励,给予重点培养和使用;对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工作实绩不突出的干部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干事热情,鼓励主动担当、更有作为;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惩戒和警示,推动能上能下,严厉治庸治懒。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