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脱贫攻坚补短板强弱项,要通“水性”。
要有“源头活水”的主动担当。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贫工作如果不在思想上先越过“栏杆”,执政者就会被眼前的困难压弯“脊梁”。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实现脱贫致富,“活水”是关键。当政者不能裹足不前,坐吃山空,要敢于担当,主动出击请“财神”。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渠道,实现“借鸡生蛋”。当然,欲速则不达,要提高脱贫效率,还须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结合当地产业、资源等优势靶向发力。不能“病急乱投医”“胡子眉毛一把抓”。胡乱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非但不能实现脱贫致富,反而可能引起“水土不服”。
要有“杯水车薪”的居安思危。古人常告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山之石虽可以攻玉,但此石也须是金刚钻。长期倚靠他人资助,也许能解一时之困,但却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初时花大力气引进客商大规模发展规模农业,周边群众也确实解决了就业问题,拿到了一些报酬。但如此,脱贫尚可,想要致富却难比登天。而且,由于农业“靠天吃饭”的特性,很多地区客商因极端天气造成亏损,陷入困境之后,农民工工资得不到保障,影响了社会稳定大局。因此,要树立忧患意识。在引入“活水”的过程中,要综合研判,坚持扶贫必扶产业,扶产业必扶能“落地生根”的产业的原则。让群众通过参与特色产业的培育,共享发展红利。
要有“细水长流”的高瞻远瞩。贫有百种,困有千样。但唯一确定的是,扶贫不是一锤子买卖。“输血”可以救急,但非长久之计,唯有“造血”才是脱贫之“道”。因此,要着眼长远,细水长流,尤其要注重利用现代金融工具,借金融的“杠杆”之力,“撬动”脱贫的“倍增效应”。如利用慈善信托的持续“造血”功能,发挥其专业的资产管理优势,实现扶贫资金的保值增值、长久存续。同时,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使本金规模不断增大,形成扶贫资金的强大“蓄水池”,为扶贫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支持。再如,针对贫困主体金融需求,分类实施金融惠农政策,对有经营能力、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滴灌”;对还款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实施“抱团取暖”。通过授“贫”以“渔”,收获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完成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部门需咬定青山不放松,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