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笔者以为,对党员干部来说,处理好“做事”与“做官”的关系,需要时刻做到对名利知足、对自己知耻、对党和人民知恩。这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时代要求。
常怀一颗“知足心”。知足是一种情怀,知足的人往往有信念、有定力。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时常反思“入党为什么”“为官做什么”“立身靠什么”,自觉对照党章党规讲职责、对照先进典型讲奉献、对照人民期盼讲担当,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知足感”、提升“获得感”。所谓知足者常乐,就是对自身价值的准确审视和判断。只要我们懂得对权力地位知足了,就不会为职务升迁绞尽心思,“这山看着那山高”;懂得对物质待遇知足了,就不会为分外之利千方百计,“穿着马甲乱伸手”,从而在“知足”的状态中做到清清爽爽、轻装上阵,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强大一颗“知耻心”。知耻是一种境界,即是知道不足、正视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如果墨守成规,忽视或逃避自身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行为积弊,就会导致思想跟不上、行动跟不紧,甚至可能发生问题、触碰法纪。要时常对标好干部“五条标准”,从信念上、政治上、本领上、作风上查找和认领不足;对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要求,检视自己工作尽力了没有、是否遵守纪律规定、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多远,“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不断在学习实践中修炼自我、担当作为、推动工作。
保持一颗“知恩心”。知恩是一种修养。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深知,“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没有组织的发现、培养和使用,个人的一切想法都是空谈;要深知,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懂得知恩,更要把知恩之心转化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任务的决心意志,着力解决群众集中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以夙夜在公、廉洁奉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