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是片段阅读中难度较低的一种题型,命题人会删掉一个句子,以横线的形式出现在材料中,要求考生在选项中进行选择。从选项的设置特点来分析,完全错误类选项出现次数较少,多是代入均可,需要对比择优的原则来辅助确定正确选项。该题型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需要考生们结合三个考点进行准确甄别。
也可以理解为主题词一致,是指材料所讨论的核心话题、对象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排除无关话题的选项。
指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理解为材料的结构。比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转折、递进等等。要兼顾所填内容与材料的结构是否相符,来判断选项的正误。
色彩指的是感情色彩。感情色彩分为三种:褒义词(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奖掖、喜爱、尊敬、美好、吉祥等感情色彩的词)、中性词(专指褒义、贬义词语之外不能体现特殊情感倾向的词,即中性感情色彩的词语)和贬义词(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等感情色彩的词)。就是说选择答案时,不能脱离作者的感情色彩倾向。需要对于作者的感情色彩进行判断,再以此为辨析角度排除错项。
【真题再现】就本质而言,《人民文学》质量高低,________________,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销量也不能必然反映文学的真正价值,今天的畅销作者中,有多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呢?有媒体统计发现,2010年,王蒙、贾平凹、周国平、麦家四人的总版税,比不过一个“当年明月”,但这并不能因此就否认这四人的文学造诣。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并不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
B.惟一衡量标准在于作品本身
C.与读者群体的阅读喜好息息相关
D.取决于作者的文学底蕴和思想深度
【答案】B。
【解析】结合语句衔接三个考点分析,其中话题一致的原则,可知第一句话所讨论的核心对象是《人民文学》这部作品。A项关于“市场价值”的内容在后文出现过相似表述。B项的核心话题是作品,与前文一致,符合话题一致的原则。C项讨论的核心对象是读者,前后文并无关于读者对于作品影响的陈述,故无所依据。D项,在材料最后一句话确实提到了作品的质量与作家的写作水平相关。但是所填内容在第一句话中,故应参照第一句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故本题选B。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