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共享经济等领域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需要在加强信息技术创新、提升数字化水平、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方面下更大功夫。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广泛应用,数字化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形成全新的数字经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共同推动全球数字化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这为我们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数字化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在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等战略举措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5.69亿,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为5.66亿。数字经济在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共享经济等领域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应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持续用力。
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必须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力度,持续释放数字红利,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核心技术上仍存在明显短板。实践证明,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拿出更多勇气和智慧,制定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补齐技术短板,努力实现重点突破。
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势头好,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例如,工农业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和创新仍显不足,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水平较低。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以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我国幅员辽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具有规模大、难度高等特点。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弥合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之间的数字鸿沟。当前,应加快数字技术在工农业领域的应用,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引导数字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让信息技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革命不仅会带来经济社会变革,还会对法律法规的调整和完善提出新要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伦理和法律层面的问题与隐患,如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权属、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已经凸显的问题以及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研发等领域可能出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