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32学院|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材料案例,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背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月21日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计划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名词解释】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现实意义】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无废城市”建设直接产生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对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无废城市”试点,将从城市整体层面进行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充分协作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固体废物源头产生量最少、资源充分循环利用、非法转移倾倒和排放量趋零的长效体制机制。
主要是建设一种新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瓶颈,以及废物处置对稀缺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