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凸显了党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前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实践、不断奋斗、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随着各地基层治理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体制机制弊端逐渐显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不断探索和解决基层治理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勇于动真碰硬,敢于亮剑出招,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坚定不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切实有效推进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明晰政府和市场社会的边界,推动基层政府职能转变落到实处,把主要精力放在群众自治、为群众服务上,为基层社会自治创新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基层政府治理与基层社会自治的良性互动。
坚持不懈抓好优化资源配置。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加大向基层倾斜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投入力度,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同时,调动和整合城乡社区内部各种治理资源,打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积极稳妥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形式。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必须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完善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的顶层设计,鼓励把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健康成长,推动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的专业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