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32学院|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材料案例,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背景材料】
一则视频报道近日在网上流传:18日,西双版纳机场处理了一起强闯机场安检事件。视频显示,当时安检通道内突然闯入一名男子企图冲闯安检通道,被验证人员阻拦,在交涉过程中第二次企图冲闯通道,被通道内安检员果断采取强制手段将其制服。据公安机关调查,该涉事男子有吸毒前科,已被处以15天的行政拘留。
机场工作人员“一顿操作猛如虎”,之所以被网友赞为“教科书式的操作”,就体现在三方面:职业、专业、敬业。无论“数次警告,无效,直接采取强制手段制服”,还是第一时间引导其他乘客前往安全区域,乃至“区域安检员发现情况不对,第一时间关闭了后门,快速的建立了第二道防线”……无不说明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应对有效。从迅速反应到手段果断,从协同作战到全方位启动应急机制,的确体现了专业素养。
涉事男子已被行拘,纯属咎由自取,但此事显然不能画上句号。蔑视规则,践踏法律,特别是在机场安检这种特殊区域一旦任性妄为,必须付出应有代价,否则公共安全就没有保障。
【权威论述】
对公交车司机,对查酒驾的交警,乃至查违停的人员是不是都要尊重?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尊重他们,不是降低自己的人格,而是懂得敬畏就是保护自己。他们是在履职,这种履职不是私人化的,更不是哗众取宠,故意跟你过不去,而是在维护公共安全,在维护大众利益,在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安全、更美好。
防患于未然,安全大于天。谁不尊重公共安全,谁就应该受到规束。殷鉴不远,在现实生活中太多安全事故发生,就因为一些人无视于制度约束,不尊重负责自己生命安全的人,等到悲剧发生才后悔不迭,却悔之晚矣。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对挑战公共安全的人,必须依法处理。一旦放纵,就是对他人不负责任。事实上,针对一些乘客的不文明行为,乃至挑战法律的行为,我们并不缺少法律,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等。再比如,相关部门也建立了征信体系,对那些无视法则的乘客及时“拉黑”,让他们付出失信代价。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维护公共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和水平,我们任重道远。一方面,每个人都应该守法、守规,真正做到尊重负责你生命安全的人。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应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安全挑战。
来源:人民日报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