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当前位置:

资料分析:冲刺要点梳理

2018-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资料分析是国考行测中的一个“纸老虎”,未接触的考生,往往谈之色变,但是相信经过系统学习之后,同学们一定会认为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它非常简单,临近国考,重新对资料分析应试要点进行梳理,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

一、应试策略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想攻克资料分析,我们一定要有明确的应对策略,首先要“知己”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自我有了清晰的认知,不同的基础必然要有不同的应试方式。其次我们要“知彼”也就是要了解资料分析的出题方式,以及难易分布情况。明确了这两点以后我们就来具体说说该怎么去做,对于基础好的学员,完全可以都做但是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有时间观念,不能因小失大,时间大概控制在25-30分钟为宜。对于基础不好的学员,要知道资料分析的前三道题相对简单,可以都做,但是第四题和第五题(尤其是第五题)难度会有显著地提高,对于这两道题目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放弃,提高应试时间的性价比。

二、如何审题

审题是资料分析的一大要点,很多题目往往通过审题就可以快速确定该用什么方式去做,短短的题干往往蕴含着大量的信息:

例:2015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

A、4024亿元               B、4348亿元              C、4584亿元                 D、4605亿元

解析:拿此题为例来教给大家如何审题,审题我们要学会看“两头”和看“中间”。首先是开头,资料分析的开头往往就是时间,而时间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这道题目到底求的是现期值还是基期值。其次是结尾,比如这道题目,结尾是增长多少亿元那么我们就知道有增长、有单位必定求的是增长量,最后我们要看中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定位关键词。

三、如何做到公式地活学活用

记公式是我们在学习资料分析时不可避免的难题,但是其实资料分析的公式常用的不过二十几个,用心去背,有半个小时足矣。然而有些考生依然会觉得非常复杂,考试的时候面对题目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主要是记的都是“死”公式,而不会活学活用。如何能做到起“死”回生?那就需要同学们在记公式的时候不光要记得公式的构成,更要记得公式的问法,也就是题干中如何去问,才会用到这个公式,拿我们同学最熟悉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公式举例如下:

我们都知道,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但是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如何去问才是问的增长量。

比如:

1、增长了多少亿吨?

2、增加了多少?

3、增加了多少万元? 

我们还应该知道题干中怎么问才是求的增长率。

image.png

比如:

1、增幅是多少?

2、增长率是多少?

3、增速是多少?

4、增长了百分之几?

当然,关于资料分析还有很多小方法和小技巧想跟大家分享,但是限于时间和篇幅,在这里就不能详细去说了,相信在这里大家一定能够得到很大地提升。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