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32学院|官老师:18969902976
【背景链接】
近段时间,有关大学学生干部耍官威的事,频繁曝光。如四川某学校学生在微信群里因为称呼某学生会主席为“学长”而被骂;江苏盐城技师学院一名学生,因在群内回复学生干部“哈哈哈”三字,被对方要求“不给一个理由”就罚交400字检讨。最新案例是,浙大学生会某社团干部被曝斥责赞助商,聊天时“官威毕显”。
尽管最新的回应称,网友爆料截图中的学生不是学生干部,只是社团里一个普通学生,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赞助商道歉。但这事,不管是发生在大学学生会还是高校社团,都足够让人诧异。
众所周知,学生会也好,社团也罢,都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它的构成完全是在校学生。尽管从管理出发,其内部会有不同的分工乃至“职务层级”,但是,归根结底,参与者都应该是平等的,其言行也都应该符合社会对一名大学生的正常期待。很显然,那些动辄对“下属”颐指气使、耍官威的学生会干部,那些对外也不忘耍派头、装腔作势的社团干部,已经背离学生组织的正常要求,也突破了大学生该有的身份边界。
【对策建议】
其一,大学学生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需要从组织定位等方面予以全面的制度革新,涤清其中可能助长官僚做派的诱发因素。最近,北大、清华等41所高校学生会联合发起“学生干部自律公约”,就亮明了一种积极态度。同时,团中央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更多的制度改革在路上”,这非常值得期待。另外,也要看到,部分大学学生干部身上展示的权力痕迹,很可能并非始于大学。这方面或从小学开始就应“防微杜渐”。
其二,既然部分大学学生干部耍官威、打官腔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那么,要让他们少步入误区,少走弯路,社会就应该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参照系。譬如,加速大学的去行政化,或有助于淡化学生组织的功利化、庸俗化倾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