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当前位置:

申论阅读:新规划,带来新希望

2020-07-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是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这是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也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顶层设计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产业布局,高质量打造美丽乡村的一次具体实践。

努力培育创业新主体,把乡村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各地要按照《规划》,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努力把乡土人才培育和乡村振兴工程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大力培育返乡创业主体、入乡创业主体、在乡创业主体,探索出一条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聚集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可观,质量过关而且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确保乡村振兴事业持续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头雁领航”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工作,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及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等,真正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为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滚滚如潮的内在动力。各地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科学立足当下发展需要、解决现实发展问题、面向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内在发展质量,进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带领群众一齐奔向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搭建创业新平台,把乡村打造成“土专家”和“农博士”的大舞台。各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规划要求,积极推动人才与项目共同发展,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效益,提振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结合本地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重点支柱产业,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做好。特别是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积极搭建乡村振兴“设计师”、“土专家”和“农博士”这类新乡土人才的工作平台,用设计发展农业、用创意点燃乡村、用效益推动乡村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进一步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真正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挥生态休闲产业的富民效应,特别是结合广大农村“村旅融合”“村景融合”的原有基础,按照一村一特色的总要求,实现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百姓增收致富“一箭三雕”。

不断强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切实帮助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民不仅仅是获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用心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各地要建立企业家创业导师队伍、带头人创业导师队伍、专家创业导师队伍,开展点对点指导,强化对广大群众的创业服务,强化对一些后进家庭的创业培训,以“点对点”的创新指导服务方式,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发展“一村一品”支柱产业,是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推手。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产业”的总思路,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平台,这是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这更是实现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一句话,要加快乡村振兴,就要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注重产业创新,让农村的基础“实”起来,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总之,各地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创新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让乡村舞台越来越绚丽多彩,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来源:人民论坛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