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当前位置:

行测备考(言语)—小小指代词,也有大用处

2020-05-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院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小小指代词,也有大用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我们在做言语理解题目的时候,经常会到遇到含有指代词的题目,比如词语理解题、语句排序题。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词语理解中的指代词。

指代词是有具体指代内容的,而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一般都是先在前文讲述。我们可以利用指代词的这一特性帮助我们选出正确答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根据就近原则往前文找指代内容。

【例题1】

跟石头和金属相比,木质砧板从表面上看也是硬邦邦―块,可“内心”柔软,内部的植物纤维虽紧密排列,但仍有很多细微的空隙。这使它在受到剧烈冲击时,内部结构发生弹性微调,既能避免与刀刃硬碰硬伤及刃口,又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不会让刀刃在接触板面的一刹那,由于反弹力过大而“剑走偏锋”发生侧滑,这在连续切割,比如剁馅、切丝时尤为明显。

画线句子中的“这”指的是木质砧板的(    )。

A.外观形态 B.材料来源 C.制作工艺 D.结构特点

【答案】D。解析:根据就近原则,指代词“这”指代的是“这”之前的内容,前文的一句话主要突出了木质砧板内心柔软,内部有很多空隙,充分体现了砧板的结构特征,因此“这”指代的是木质砧板的结构,也就是D项。A项外观虽然前文也有讲述,但只是为了突出其内部结构,并不是指代词所指内容。前文并未涉及材料来源和制作工艺,因此排除B、C两项。故本题选D。

词语理解题中考查指代词的题目一般难度都不大,但是也不可大意。因为指代的内容虽是在前文,但却并不是离指代词最近的一句话。

【例题2】

目前新媒体的出版呈现出碎片化、标题化、娱乐化的趋势,内容杂乱,不成体系。这既和新媒体的内容展现方式以及人们的浅阅读习惯有关,同时也是因为新媒体的海量内容要在很短时间内处理,编辑力量跟不上,顾不上精耕细作。一旦新媒体结束跑马圈地阶段,腾出手来开始培养自己的编辑队伍,或高薪聘用传统出版业的编辑,那么,这种状况就会得到改观。

文中画横线部分“这种状况”指的是(    )。

A.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问题 B.人们的浅阅读习惯

C.新媒体编辑力量不足 D.海量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答案】A。解析:这种状况出现在文段尾句“这种状况就会得到改观”,通过此句我们了解到这种状况应该指文段提到的某种问题、某种现状。通过分析文段,可知文段首句提出问题,即新媒体出版存在的不良现状,接下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那么“这种状况”指的应该是首句提到的问题,即新媒体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是A项。B、C、D三项都是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非问题本身,且选项表述均不够全面,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通过此题我们可以看出,词语理解中的指代词尤其是指代类短语切不可盲目选择离指代词最近的内容,不仅要分析指代词本身所在句子的意思,更是要结合整个文段的意思来做判断。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