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二十年,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以及现今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千万工程”用一次次接力跨越、迭代升级绘就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浙江样本”,成为中国乡村振兴史上的一座丰碑。生动实践课,涌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教科书级演绎,为广大党员干部解好乡村振兴“方程式”、学好成功经验注入信心和动力。
因地制宜找定位,科学规划定策略。解好“千万工程”的乡村振兴“方程式”,首先要抓住地方实际的变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以茶文化打造当地特色产业,支撑起村民共同富裕的“脊梁”;金华市东阳市三单乡搭钩村,做足“高山蔬菜”的文章,美了生态,又富了钱包;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在青山绿水间谱写浪漫田园诗歌,用民宿经济为乡村发展带来“诗和远方”……“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在各具特色的地情村情这个“变量”中落实好实地调研的“常量”,才能最大化创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增量”。
以人为本促发展,以民为师聚合力。解好“千万工程”的乡村振兴“方程式”,还要求取民心所向、民意所归的最大公约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难,是“千万工程”实施之初就扎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浙江全域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变一处处“脏乱散差”为一幅幅现实版“富春山居图”;为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浙江推动搭建农村“三十分钟公共服务圈”“二十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变人民的操心感、烦心感、揪心感为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政府、村民和有关团队一起商量着办成为了浙江农村的常态,以人民群众的智慧为智慧,以人民群众的经验为经验,变群众“呼声”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掌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凝聚起乡村振兴事业与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在三农领域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美同心圆。
着眼长远创实绩,不图虚名谋大局。解好“千万工程”的乡村振兴“方程式”,更要运用好得“大”兼“小”的辩证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方法路径。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浙江每年召开1次“千万工程”现场会,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部署、推进、落实,不仅把为民造福作为“千万工程”的根本目标,更作为变“千万工程”蓝图为现实的重要方法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不计较于个人的“加减乘除”,为大局计、为家国计,才能让“金点子”成为切实增进人民福祉的“金钥匙”。
抓住调查研究的“常量”,寻求民心的“最大公约数”,运用得“大”兼“小”的辩证法,才能解好“千万工程”的乡村振兴“方程式”,破解浙江乡村蝶变的密码。但从理解“千万工程”到成为“千万工程”甚至超越“千万工程”,其中还有无数个方程式等待破解。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更要保持学习恒心、赓续创新精神,才能托举起更广大中国农村的美好未来。(转自网络,侵权删)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