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剑指清明,网除乱象。日前,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启,重点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中央网信办连续第三年组织开展该专项整治行动。
未成年人网络治理之所以必须抓、要常抓,关键在于“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网络特殊性。相比成年人,未成年人社会阅历浅、心智不成熟,对网络乱象难以有效识别,对网上诱惑容易深陷其中,且一旦被骗后心理承受能力弱。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民族大业。网络则是信息时代刚需,是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每一个人都绕不开的万物互联之桥。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既要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感,也要有“甲光向日金鳞开”的使命感。
清源头,以法之“笔”绘就网络绿色生态保护色。截至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94.9%,且保持增长态势和低龄化趋势。积极、有效地形成一套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是正本清源之举,也是“净网”“护苗”的必答题。近年来,《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不断新鲜出炉,《未成年人保护法》也针对网络保护作了最新修订,这些“真金白银”的法律条款,切实绘就了网络世界的绿色生态保护色。
出重拳,以典之“严”标染网络红色禁区警戒色。网络非法外之地,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要“稳、准、狠”打好执法组合拳。从此次整治来看,10个要点中就有4个提到要“严格管控”“严肃查处”“严厉查处”,严是主基调;内容则涵盖个人隐私、网络欺凌、网络直播、色情漫画、网络游戏等未成年人一旦涉及最难以自拔的突出问题,“严、深、细、实”的治理标准力透纸背。对网络乱象“零容忍”,凡触及“高压线”“警戒色”的,一律“露头就打”“铁腕整治”,如此方能形成强力震慑,为未成年人安全用网撑起有力的法治保障之“伞”。
强联动,以力之“合”挥毫网络多彩同屏防护色。法制之“锤”、监管之“剑”外,还需全社会的防护之“盾”。未成年人网络乱象之所以泛滥,与其对不良网络内容的认知不足关系很大。社会各界必须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有关部门要主动担责、主动作为,学校、家长要主动参与、主动介入,形成从政府监管端、社会监督端、学校教育端、家庭引导端、网民自律端等多方入手的“一条龙”关爱模式,确保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天蓝、水清、地绿”。
未成年人网络生态环境整治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须全社会凝成共识、携手作为,让祖国的花朵们在风清气朗的网络世界里茁壮生长。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