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推荐
当前位置:

申论阅读:架好“三镜”,讲好“中国故事”

2021-1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体文艺工作者应谨遵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一双睿智的慧眼,架起“三镜”,与时代同行,与人民为伍,用心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一颗赤诚火热的忠心,与祖国同频,与发展共振,用情讲好源源不断的中国故事;用昂扬向上的精神,与正义携手,与德艺相伴,用力坚守孜孜不倦的中国追求。

架好“望远镜”,坚持“为人民而写”。时代需要唱响主旋律,人民需要好作品。写好文艺作品,要始终有一副善于观察时代、社会热点、人民所需的“望远镜”,看得到每一个时代蕴藏的文艺精华,看得清每一个热点蕴含的写作要点。否则,就写不出好作品。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明确一个目标:“为什么写?”要十分清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群众,体验生活,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创作出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正可谓金碑银碑不如人民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的夸奖。

架好“显微镜”,明确“作品要共鸣”。文艺工作者还要有一架“显微镜”,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中注意观察和反思,学会用“显微镜”分析“写什么?”回顾文艺创作的历史规律,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文艺作品只有做到“双扎”,才能引起共鸣。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通过“显微镜”反映时代、聚焦生活,把每个时代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故事以文艺作品形式呈现在民众面前,用生动鲜活的作品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以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体现其价值所在。

架好“放大镜”,放眼“创作之未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还需要架好“放大镜”,既要敢于闯进未知领域,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放大正能量。尤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5点希望,坚定不移地从“民族复兴伟业”“人民立场”“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道”等五个方面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是答卷人。前方是星辰大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重任在肩、大有作为,一定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用优秀作品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