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推荐
当前位置:

申论阅读:不问“出身”,让创新创造充分涌流

2021-0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公务员招考公告历年真题32学苑免费课程面授班级

考生在平时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或时评,一是对阅读素材的积累,二是对写作手法的借鉴。展鸿教育挑选了一些文章,供各位考生阅读参考:

“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福建考察时就抓创新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基于对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向各级领导提出的一个战略性要求,既饱含着对广大科研人员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也充满了对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厚重嘱托和具体要求。

抓创新不问“出身”,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指向于去除困扰创新的藩篱,树立尊重创新成果、尊重科研人才的人才导向,坚持“能者上,庸者下”“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理念,其催生产物必将是——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步伐大步向前。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需要我们深刻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切实为“中国号”巨轮安装上创新引擎。

培育“人人皆可创造”的意识,让尊崇创新在全社会奏响时代强音。抓创新不问“出身”,目的在呼唤和驱动各个方面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创新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过程,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在不满足于现状、努力改变现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一种人人皆有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教育的早期抓起,从小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从小激发人的创新热情。实事求是地讲,眼下与一些创新强国相比较,我们这方面的动能空间很大,因而必须作为着力点突出出来,切实加重强化起来。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创新型人才培养决不仅仅是教育范畴的事,而是需要调动学校、家庭、企业包括社会舆论等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各展所长,联动共振,形成合力。如果说教育奠定的是创新基石的话,那么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所提供的则是创新的舞台和激励。而这当中,创新不问“出身”,无疑是撬动和激发人人创新的强音,必须作为全社会尊崇的主旋律高分贝唱响。从我国的现状看,眼下的主要着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学校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育、开发力度应加大加强,切实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调整教育目标和学科设置,将创新思维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学生中弘扬科学家精神,让钱学森、李四光、黄旭华、于敏、屠呦呦、钟南山等科学家成为学生崇尚和追求的“星”;另一个是社会实践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掘、运用力度应再上台阶,各行各业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有意识地培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主动性,提供人人皆可创新的舞台,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新局面。实践一再证明,许多优秀创造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萌芽和形成的。

打破“唯出身”的藩篱壁垒,让“能者上”取代“论资排辈”。抓创新不问“出身”,要义在为人人创造、万众创新提供机会和舞台。创新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事关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和各行各业“卡脖子”问题上,不管是“国家队”力量的创新还是民营企业的创新,不管是跨国的国际合作创新还是国内自主创新,不管是单位创新还是自然人的创新,只要有能力拿出国家所需的实打实的科研创新成果,只要是能够推动创新、促进国家发展的,都应当得到支持和保护。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长时间存在着人才、创新评价“唯论文”“唯帽子”“唯资历”,以及项目分配看重“出身”“背景”,甚至小圈子“排排坐、吃果果”的现象,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尽管国家对发明创造多有提倡,但创新在不少单位只是一部分人的“专利”,大众创新尤其是基层一线创新则很难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十四五”规划提出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有效推动了群众性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无论是宏观的各个领域、各个渠道、各个方面,还是微观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角落,都出现了可喜的创新气象。眼下,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抓创新不问“出身”,彰显了千方百计把创新能力搞上去的国家决心,形象生动地阐释了打破“唯出身”藩篱,切实用“能者上”取代“论资排辈”的落实路径,为各行各业建立选贤任能、让能者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让创新不问“出身”真正落地,随之而来的景象必然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打造不问“出身”的环境,让“揭榜挂帅”成为一种常态。抓创新不问“出身”,实质是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激励人人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哪个单位都有、什么时候都有,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这就决定了创新任何时候都可以大有作为,抓创新不问“出身”,不仅仅益于科技领域,工作生活中也同样需要。在创新的广阔舞台上,有研究小麦、水稻的李振声、袁隆平等高级科学家,也有研究玉米的李登海等“土专家”“田秀才”;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上天,从高铁到5G,从疫情防控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从科技攻关到成果转化再到平台建设,既需要科学家和专家教授的“大创新”,也离不开一线生产劳动者的“小发明”。早在2009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就有4名普通工人农民上榜,他们的生动实践表明,只要拥有问题意识,用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创新,什么时候都有创新的空间,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打造创新不问“出身”的环境,就是要坚持看能力、看业绩、看成果,谁有本事谁“揭榜”,让“揭榜挂帅”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常态。这里,一方面要做足“制度文章”,在总结现有经验基础上,构建可用于推广的制度规范,为设榜选帅、研发支持、成果奖励等全过程,提供系统完备的系统设计和精准务实的机制保障,包括允许积累、允许试错、允许学术观多元等政策保障,努力培养“安、专、迷”潜心科研的浓郁氛围,使各类创新人才在适合创新的氛围中工作、生活,让创新之水在因势利导中流淌;另一方面,要做足“实践文章”,用好奖励杠杆,优化评价体系和分配方式,根据创新需求相应设立综合、成果、专项、培育等创新奖项,让创新者按照创新贡献享受创新收益,有时间节点地进行奖励兑现,进而让创新者更有成就感、获得感。设立创新奖项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激励,更重要的在于驱动。因此在奖掖的同时,还要以重用创新型人才为注脚,真正让能力突出、可堪重任的科研团队和人才“揭榜挂帅”“有位有为”,使创新型人才真正香起来,形成正面导向,驱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来源:宣讲家网

编辑:展鸿教育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立即咨询

预约可免费观看直播

免费网课

面授班级

    历年真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