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咨询】全国公考交流群(日更课):825845872|微信公众号:展鸿教育|官老师:18969902976
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行测言语之“高频词”定主题》,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近几年公职类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重点考查的题型之一就是主旨观点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文段,把握重点并进行高度概括的能力。在国考以及各省省考以及事业单位考试当中,主旨观点题均有考到一定的题量,行文脉络有难有易,把握好文段的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得分。
什么是“主旨观点题”?我们从考查内容去理解会更清晰:通过对文段整体内容的把握,概括归纳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主旨观点题本质上就是需要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认真分析行文脉络,概括出核心内容,即主题。
主旨观点题,都是要我们找出文段的核心内容。既然是对文段的归纳概括,那自然少不了阅读和理解,我们如何在阅读的过程中快速地找到文段的主要内容呢?既然是找主旨、找中心,那我们当然要对概括出文段的核心,在核心中所谈论到的对象自然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内容。
二、什么是主题词?
什么是主题词?话题中心的论述对象。
关注主题词有什么作用?关注主题词,可以在进行选项分析的时候快速排除与主题词无关的选项,排除我们做题的干扰项。
主题词如何得出?我们在做主旨观点题的时候不难发现,如果作者重复地提到某个内容,那么这个内容很大概率就是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这其实和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一样,总是会通过多次提及来强调表达的重点。像这样通过反复提及的方式所体现的论述对象,我们叫高频词,即每/多句话中反复出现的论述对象。如果一个选项里面连高频出现的内容都不涉及,那么它就不是文段的重点内容。当然,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贯穿做题的始终,但是掌握高频词可以让我们在选项分析的时候不用花去太多时间。
【例1】写作事实上不但是为了向外发表,贡献社会,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且是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不形成文章,根本就没有完成研究工作,学问也没有成熟。常有人说“某人学问极好,可惜不写作”,事实上,此话大有问题。某人可能学识丰富,也有见解,但不写作为文,他的学问就只停留在见解看法的阶段,没有经过严肃的思考与整理,就不可能真正是系统的。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
A.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B.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
C.研究工作的评价标准 D.知识与实践的内在联系
【答案】A。解析:文段多次提到有关“写作”的内容,分析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主题为“写作”。首句指出写作是研究工作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接着用两个反证来说明不形成文章,研究工作就没有完成,学问也只能停留在见解看法的阶段,不可能是系统的。选项提到“写作”这一关键词的只有A项。故本题选A。
【例2】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以及90后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催生了租赁公寓的兴起。租赁公寓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租房由过去的不得已转变成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据调查,虽然拥有自己的住房仍是90后的刚性需求,但他们当中只有30%的人愿意为了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另有56%的90后不愿意买房,因为房贷过于沉重会降低生活质量。由此观之,这些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许多90后不愿为了买房降低生活质量 B.90后年轻人未来的买房需求非常旺盛
C.租房是大多数人更易于接受的居住方式 D.城市高房价影响多数年轻人的购房意愿
【答案】A。解析:“90后”是文段当中多次提及的论述对象,文段首先指出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以及90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催生了租赁公寓的兴起,使租房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接着引调查数据说明,相当一部分90后不愿意为了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最后得出结论——90后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由此可知文段谈论的是90后这一群体不愿意为了买房降低生活质量的观念。A项表述与此相符。B 项与末句结论相悖;C、D项未点明论述主体“90后”。故本题选A。
掌握好通过高频词确定主题词的方法,对文段内容做到完整概括,快速排除干扰选项,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掌握方法、不断进步,为高分奠定基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